赵悦书被他高高捧了上去,彻底顾不上炫耀他跟李少笙的好日子,冥思苦想起了文章。
宋时叫人送上笔墨,这群书生便围着桌子、对着窗外,甚至踱出院子,看着外头被水冲得一片荒芜的土地和面容愁苦的灾民们构思作文。唯有桓凌不用跟着他们写文章,而是跟宋时走到田庄门外,对着满地泥泞研究重新划分地界的问题。
大水一冲,原先的田垄都冲没了,界碑也多不在原地。不光两溪泛滥处,更多被大雨冲平的地界都得对着鱼鳞册重新划分。
不过这个时代的地图绘制技术**宋时是想emmmm的。要不是鱼鳞册画得太不准,土地实际大小跟图册上标的也对不上,哪儿那么容易出来隐户隐田?
趁着大雨之后各家田地都分不出界线,正是打土豪**不,正是清隐田隐户的好时机。
他手里有经过救灾锻炼的五百民壮,几十里外有jiāo情尚可的卫所指挥,身后还站着个府通判兼未来阁老的孙子、王妃的嫡亲兄长**要是这时候还不敢重新清丈田亩,把那些豪qiáng劣绅少jiāo的税赋挤出来,他们父子以后就别提当官理政,安心地挂印拿钱,等治下出了事进监狱吧!
宋时在广西没正式清丈土地,只在办理几家争田的案件时到田里实测过,也买了篇五毛的小豆腐块,学会了用绳子做软尺、立标杆取直线这种土法测量技术。
实地测量他有底,本地衙役应该也熟悉,唯一麻烦的就是测量之后要计算和鱼鳞册上原额相差的亩数,以及对方应补缴的税银。
虽然这都是初中数学nei容,但他一个大学完全不学高数,毕业之后就再也没碰过几何知识,还穿到古代学起了八gu文的官二代,简直一想到什么边长、面积、正弦余弦的就头疼**
他自己痛苦不够,还老气横秋地教育桓凌:“县里的田地多半儿是这样的,这样的,”他寻来纸笔,画了一个梯形,又贴上一个长方形、又贴一个三角形、又贴一段圆弧**画得自己直眼晕,还要qiáng撑着说:“这些都得靠数算,回头我教师、教兄长列公式算田积、计税粮。”
桓凌抬眉问了一声:“公示?是说算出田积、税赋之后要公示百姓么?”
本章未完...
=== 华丽的分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