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理解能力差不能举一反三,怎么办?
大家好我是久明今天和大家说一个 3 年级男孩厌学的案例。孩子妈妈说:咱家孩子都要把我愁死了,性子特别慢,学习不走心。学啥都学不会,从上学到现在写作业必须有人看着,不看着就不写。刚开始上一年级的时候,语文组词,写了 20 遍,完了考他,有的还是不会。罚他再写多少遍,照样不会。写作能力更是不行,根本不去阅读,不看书。数学,五道应用题,得用两个小时能给他讲明白。讲的时候反复问他听没听明白?他说听懂了,然后给他一模一样的题型,就变了个数字,他就不会做。
就连现在三年级学那个长方形、正方形的公式,这么简单的东西,反反复复跟他讲,讲完之后再做题,有时候还迷糊。英语,干脆就是一点也不会。
课也没少补,可他根本就不注意听。虽然眼睛瞅着老师,但是他脑子不知道合计啥。就在底下搞小动作,逼得没办法,我跟他在一座。跟旁边坐着,捅他一下能听,不捅他就自己该干啥干啥了,给我气的,所有补课都给停了。
听到这,按照常规思维,就会觉得这个小孩一定是智力偏弱,要不怎么什么都学的这么吃力呢?在说我的建议之前,我先问孩子妈妈两个问题。
第一个:如果做一年级的东西,他能都会吗?
妈妈说:现在要是做应该都会。
我说:二年级的呢?
她说:难点的稍微吃点力,基础应该没问题。
之所以问这两个问题,就是想通过这个男孩的情况和大家说一个学习原理。从理论上来讲,人不存在学不会的东西,学不会就是因为学的内容超出了他当下的潜力。
要想让孩子学新知识,必须在他智力的发展区,所谓发展区就是指:孩子更高智力水平与原有已经达到的认知水平之间的差距。
而要让孩子轻松学会,必须是在他智力的最近发展区,所谓的最近是指:要让孩子达到的高水平只需要老师或家长在他原有的基础上稍微点拨一下,孩子就能悟道掌握。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给孩子的任务必须是孩子蹦一蹦就能够的着的难度。
所以,好的教学就是要找到孩子的两种水平:一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一是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也就是在他人稍微帮助下能够达到的发展水平。
根据这个理论,我们回到案例中的三年级的男孩。他学不会的根本原因就是他原有的认知能力没有达到同龄孩子的水平,而教他的知识难度总是超出他的最近发展区。这就如同非得让一个 6 个月大孩子满地跑一样不现实。
因此,解决这类孩子学习问题,就必须要重新审视他的基础能力到底达到哪个层面。从妈妈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水平是介于 1/2 年级之间。
在这个基础上,来尝试评估他的最近发展区。也就是拿各个学科来试验,先找到他完全掌握的,然后拿出想要让他掌握的新知识。尝试看一个小知识点用他熟悉的比喻来给他讲,看他是否能轻松接受。如果吃力,就要再简单一些,还不行,就要再简单。
同时要看他集中注意的时间,如果他只能坚持 10 分钟,那在 8 分钟左右就结束休息。
而且我建议:先拿一个学科来尝试,不要三科一起来学,每天都让孩子体验轻松学会新东西的成功感、胜任感、还有结束感。每次都要在学的过程和结束后给予及时肯定,让孩子和自己养成只和自己比进步的习惯,屏蔽掉其他同龄孩子的比较。
家长要耐着性子不要怕慢,日积月累,用不了 1 年。孩子就会出现顿悟的现象,也就是土话所说的:开窍。
几乎所有厚积薄发、大器晚成的人才都是遵循了这样的学习规律。
你如果摊上这样的孩子,你能付出这样的努力吗?